福建省连江县蓼沿乡利畲村新建的小学校算是村里最好的一幢建筑物,学校完工已一年多,可是学生仍无法搬进去上课。如今校园里杂草丛生,教室窗户和门框的油漆开始剥落,而学生们依旧留在离学校不远的破旧的“余氏宗祠”内读书。
在利畲小学从教已18年的陈平校长十分痛惜地说,1997年11月学校已建完,因为欠包工头的工程款,学校无法交付使用。现在当教室用的祠堂到了阴天,光线太差,两班一起在祠堂上课无隔音设备互相干扰太大,学生们无法专心上课。
承包此项工程的包工头郑世荣介绍说,利畲小学1996年上半年开始动工,整个工程造价是9.04万元。利畲村只付给他3.6万元,其余的都是他本人垫付的。他曾向连江县人民法院起诉,法院判决村里还工程欠款和利息计5万多元,但到目前为止仍分文未付。
利畲村是无力偿还还是专项拨款不到位?1月11日,记者采访了连江县教育局、连江县蓼沿乡政府和利畲村村委。县教育局工副局长重申说,利畲村是个贫困村,村里建小学,教育局、财政局分三次共拨款3.5万元。蓼沿乡乡长陈其国说,县里的拨款都如数转给村建学校,并且乡里在1997年11月也拨了1万元用于还款,该村村民集资建校款共达1万多元。
县、乡拨款和村民的集资款近8万元,为何包工头只收到3.6万元的工程款,余下的钱都到哪儿去了?利畲村村支书廖子潮这样解释:县和乡的款都收到了,村民集资款应是3万多元,但目前只收齐1万多元。由于村委没有收入,但村里每年的接待费等却要花1万多元,这些钱有的被挪用了。